人艺快讯
《榆林日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神木分会场“探营”
2016-10-31 00:00:00 来源:榆林日报 点击:
神木大剧院
神木县博物馆
北元化工职工活动中心
神木县图书馆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
神木大剧院内景
市民了解文化艺术节期间的活动安排
艺术节氛围浓
神木大剧院效果图
“相约美丽神木·共享艺术盛宴”“文化凝聚力量,艺术放飞梦想”“手拉手当好东道主,心连心办好艺术节”……在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走进神木县城,顿觉新风扑面,街头巷尾到处充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随处可见办好艺术节、热情迎宾朋、共享中国宴的宣传标语。
中国艺术节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分会场,神木主要承担文化部、省筹委会安排的8部16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比赛活动,是榆林分会场的重头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办成一届永不落幕的艺术节”,神木县委、县政府对此次盛会的举办高度重视,紧抓这一百年难遇的契机,不仅将此作为神木文化艺术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也当做文化强县的一个新的起点,并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在全县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形成了全民共享共办艺术盛宴的舆论氛围。
那么,为什么国内最负盛名的艺术节能最终将分会场选定在神木这座边塞之城呢?其举办所仰仗的软硬件基础如何?又将在活动期间为全市乃至全国观众奉献哪些艺术精品呢?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到中国艺术节神木分会场“探营”,做到有备而来,不错过每一个精彩场面。
1、相遇之缘 厚重积淀当记首功
中国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性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已在北京、云南、甘肃、四川、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山东等地成功举办十届。如此高规格的盛会,神木为何能赢得青睐成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
深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民间文化、丰富的宗教文化、山水自然文化和具有较强实力的现代科技文化,孕育了神木文化的独特魅力,使神木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山曲、面人、剪纸、特色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享誉省内外。如此丰富且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聚集于一个县,这为神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十分肥沃的土壤。
其次,神木重视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近年来,神木抓住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目标,积极探索发展地方文化的新路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先进县”“文物工作先进县”。先后建成了陕北规模和馆藏量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全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图书馆;在县城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成了迎宾广场、人民广场等六大文化广场以及杏花滩城市公园;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剧团综合大楼,并投资1000多万元添置更新服装、灯光、音响、车辆,装饰排练厅,使神木县晋剧团成为榆林市县级演出团体中办公条件最好的团体之一;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21个综合文化站、40多个高标准综合性村级文化活动室,一个从县城到镇办到村落的文化服务阵地网络已初步形成。涌现出了抗战情感大戏《母殇》、历史剧《杨家城传奇》等一批优秀作品。
除此,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工作者。神木县艺术工作者相继登上央视《星光大道》《非常6+1》《向幸福出发》等栏目并获奖。徐林的漫画作品入选中学美术课本和第八届全国美展,梦野荣获两届柳青文学奖和2015年度陕西青年诗人奖,赵向峰获全国“剪纸大师”荣誉称号。还编辑出版了《神木文艺丛书》小说、诗歌、散文、美术、书法、摄影卷,先后挖掘、搜集、整理出版了《麟州唢呐曲牌》《陕北民歌》等书籍。2013年,由县文联8位作家编辑出版的《神木文学精品丛书》,汇集了近年来神木的文学佳作。
另外,神木还具有丰富的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经验,近年来,神木先后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陕晋地区跆拳道邀请赛等重大活动,有良好的服务保障能力。
2、蓄势待发 特色场馆扮靓盛会
神木作为分会场,共设三个演出场馆,分别是神木大剧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及北元化工职工活动中心。为了办好此次规模盛大、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确保为全国人民搭建高质量、高规格的艺术交流展示平台,神木县扎实推进场馆建设工作。
神木大剧院总投资4.2亿元,总建筑面积3295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41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797平方米。经过四年多建设,目前内部精装、座椅、软装、标识、灯光、音响等18项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合格通过,室外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此次艺术节,神木大剧院将主要进行各种非遗项目的展示。同时,该剧院还设计了电影院、展厅等,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活动场所,也将成为神木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载体。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属A类中型剧院,集会议、演出于一体,建筑面积6331.6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100多人。目前,中心主体和绿化工程已经全部完工,经过最后调试,已经具备了演出的各项条件,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做好了充足准备。
北元化工职工活动中心作为一个企业剧院,自201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公司内部大型会议、演出以及员工活动的重要场所,总建筑面积8319.4平方米,分三层,可同时容纳872人。该公司按照艺术节场馆建设标准,在原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维护。
3、八部瑰宝 塞北绽放艺术之花
文华奖是全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每三年一届的文华奖评选汇集了全国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艺术节期间,在文化部前期初评入围的57台剧目中,神木作为分会场,将有8部16场文华奖参评剧目分别在三场馆上演。
具体剧目安排为:10月15日至16日,在神木大剧院演出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话剧《台北新娘》。10月17日至18日,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演出南京市话剧团有限公司的话剧《雨花台》。10月20日至21日,在神木大剧院演出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话剧《天下第一桥》。10月21日至22日,在北元化工职工活动中心演出安徽省话剧院的话剧《徽商传奇》。10月22日至23日,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演出长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话剧团的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10月25日至26日,在神木大剧院演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的话剧《老大》。10月26日至27日,在北元化工职工活动中心演出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的话剧《凤凰》。10月27日至28日,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演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伏生》。
与此同时,神木县在10月8日至30日期间还分别在三场馆和和谐广场等地安排了“三展一演”配套活动。“三展”,即画展《侯廷峰国画》、摄影展《魅力神木我的家》、实物展《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一演”,即晋剧《杨家城传奇》《王莽篡位》,歌舞《一颗红星面向党》《少儿心中的家园》,演唱《民歌在飞扬》,秧歌《欢天喜地跳起来》等地方展演活动。其中,画展和实物展于10月15日至10月30日每天8∶00—17∶30在神木大剧院展出;摄影展于10月15日至10月30日每天8∶00—17∶30在神木县和谐广场展出;由神木县晋剧团选送的晋剧《杨家城传奇》于10月8日、9日分别演出两场;由府谷县晋剧团选送的晋剧《王莽篡位》于10月10日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演出;由神木县合唱团选送的歌舞《一颗红心面向党》于10月11日、20日分别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和神木和谐广场演出;由神木县文化馆七色堇艺术中心选送的歌舞《少儿心中的家园》于10月12日、16日分别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和神木和谐广场演出;由神木县文化馆艺术团选送的演唱《民歌在飞扬》于10月13日、15日分别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和神木和谐广场演出;由神木县文化馆华露艺术团选送的秧歌《欢天喜地跳起来》于10月19日在神木和谐广场演出。
4、全民动员 麟州“分外妖娆”
走在神木县东兴街上,道路两旁的电线杆上统一规格的节徽和国旗一路延伸,迎风飘扬;广场上注明艺术节的时间、地点、剧目简介的宣传展板格外抢眼;街道旁的商铺电子屏滚动播放着“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宣传字样;高速路口、艺术中心路口、职院入口,喜庆的彩门和悬挂的大红灯笼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气氛,喜迎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到来;高速公路两旁,一排排记录神木跨越发展的浮雕文化墙也将在艺术节期间展现在来客面前。
为迎接这次难得的盛会,该县遵照中国艺术节“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牢固树立“宾客至上 服务第一”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精心策划,统筹安排,通力协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确保场馆、交通、通讯、供水、电、气等硬件保障有力;确保接待服务无微不至,为来客朋友提供“主动、热情、严谨、周到、安全”的服务;确保县城环境整洁优美、安全保障万无一失;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艺术节期间各项任务,切实做到接待热心、安排细心、服务贴心、宾客舒心,竭力把神木分会场办成水平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特色盛会,向省市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请记住2016年10月15日,或许这将成为陕北文化越加风靡的关键节点,在陕北文化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神木也将由此在中国文化节上刻下独家印记,成就一段古城与艺术的恒久佳话。
相关新闻
中国艺术节神木分会场文华奖参评剧目概览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在即,本届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共57部,演出114场,其中神木板块将有8部16场参评剧目上演。本报现将8部剧目剧情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话剧《台北新娘》——美丽善良的土家姑娘田露与台湾青年林文杰倾心相恋,为追求爱情和梦想,田露不顾家庭的反对,飞越海峡远嫁到台北。不料在筹办婚礼之时,却因历史的隔阂与现实的纠结,被婆婆赶出了家门……在众多有着相同命运的大陆新娘及亲友的帮助下,田露凭着自己的真诚与顽强打拼,冲破重重阻碍,终于融入到台湾社会及家庭,与心爱的人走到了一起,也紧紧地把两岸同根同祖的血脉亲情牵系在了一起。
话剧《雨花台》——上世纪30年代初的某一天,江苏南京雨花台附近的一座监狱内,因叛徒出卖,即将出狱的共产党领导人恽代英身份暴露。
恽代英的出现让蒋介石如获至宝,蒋介石亲信立即前往监狱,突审恽代英和其他共产党员,必须在一天一夜内查获“宝尔”。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宝尔”其实就在监狱里,就在他们身边,正准备和恽代英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作战情报送出监狱。
恽代英和战友们没有武器、没有自由,只有“理想、信仰、担当、牺牲”的精神以及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在黎明前直面这提前打响的生死之战。
话剧《天下第一桥》——公元1906年,黄河洪水滔滔,冲垮了有五百年历史的兰州镇远浮桥。洋务总局总办彭英甲拟请德国泰来洋行承建,在黄河上造一座铁桥,以保南北通途,安定西北,百姓平安,一劳永逸。陕甘总督升允上奏清廷,得到批准。于是,在那个国运衰败、列强横行、革命暴动风起云涌、封建王朝行将灭亡的时代,一场历时三年的建桥工程,在贫困落后的西北兰州迈开了艰难而伟大的步履。
话剧《徽商传奇》——在清朝时期,因家境所迫弃学从商的徽州青年程梦溪,受濒于破产的徽州盐业散商鲍禹城之托,帮其销售其倾家荡产所筹集的五百引盐。程梦溪得到了账房先生詹仁和以及他聪明伶俐的女儿詹秀秀的帮助,并被徽商中的翘楚、两淮盐业总商之一的汪鹤亭所赏识,加以培养提携。贩盐途中,程梦溪与盘剥盐商的扬州官府斗智斗勇,以盐换茶,后制成上好茶叶,到汉口贩卖,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最终,程梦溪以仁为本、以义取利的经商之道,不仅拯救了濒于破产的鲍禹城,还与詹秀秀终成百年之好。
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大山里的红灯笼》以城市学生郑天宇被爸爸下放到乡村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城市少年郑天宇与农村留守儿童铁蛋、赵刚等由对立冲突、观念碰撞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最后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该剧用生动的故事和饱满的艺术形象,把我们的视线引向边远山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引向日益“空巢”的农村家庭里那些留守儿童,引向因为资源贫乏、信息闭塞而边缘化、弱势化的农村教育,也引向忙碌都市中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话剧《老大》——浓雾弥漫的舞台上水波缓缓荡漾,一只小船似有似无地隐现。“老大”冯国良提着一盏旧马灯,在船头立得笔直,灯光把他们巨大的身影投在雾气中,有些狰狞而诡异。沉默,在雾气中积淀着……
《老大》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船老大与一片海洋相生相处的故事,通过展现一群男人与一群鱼几十年相互搏击与追逐的故事,探讨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永恒话题。
话剧《凤凰》——那年,她是美丽的姑娘,一心披上红色的霓裳嫁给心爱的情郎。然而,凤凰山的脚下响起一阕悲歌,她的情郎再不复回。喜堂之上,拜天地的是另一个男子,她宁死不从。于是后来的三十五年,他们痴怨纠葛,情牵一生。她终究成了他人的良妇,洗手作羹汤只为别人。三十五年后,她溘然离世,女儿回国,尘封的往事被慢慢揭开。三十五年间,误会,阴谋,患难,扶持……浩瀚的岁月长河逐渐在众人眼前浮现。
话剧《伏生》——秦博士伏生让《尚书》等儒学典籍传承发扬、逃脱焚烧之祸,通力配合李斯的恶行,招致家人不解与鄙夷。伏生之子子勃更与其划清界限,一怒之下离家而去。
子勃及众儒生因不满制度禁锢,出言诽谤秦王及统治思想,招致秦王下令“坑儒”,子勃趁乱逃回家中。引得李斯带兵追至伏生家,伏生承受巨大压力,为保守“秘密”只得交出子勃。其妻闽姜含恨而死,其女离他而去,家门沦至惨淡。
以个人生命扛起文化坚守的伏生流落街头,伪装疯癫外表以苟活。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崇光得以重振,其他文化门派再度废弃。垂暮的伏生不禁感慨当初的自己,拼尽生命保存下来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