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快讯

话剧演员的基本素质

2016-09-12 09:54:00 来源:长江人民艺术剧院 点击:

戏剧表演有四门功课:声台形表。声乐(唱歌),台词,形体(舞蹈),表演。

1.jpg

唱歌跳舞需要达到准专业水平。台词,就是你如何在台词内容固定的基础上用你的声音表达去感染人。台词功底需要每天早上到外面出晨功。从最开始的瞎喊到找到共鸣腔发声的正确位置。从气声字练习开始: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发音训练、口齿训练、贯口练习、唇舌音练习、爆破音练习、平翘舌练习、气息练习……到后来的语言表现手段和外部技巧、艺术处理:重音、停顿、语调、音长、音量、音高、音色,气息的运用、哭与笑等等。

2.jpg

中戏的台词书光绕口令就有十几页,在嗓子发炎的情况下八百标兵奔北坡念得能让25楼关着窗户的住户打开窗户骂你小点声,这才算是入了个门。

3.jpg

接下来还要进行诗朗诵,散文朗诵,经典对白等等练习。一个合格的演员要做到在舞台上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的情况下能让最后一排的观众清晰地听见他每一句台词甚至一声叹息。

4.jpg

四门功课的最后一门,表演。从解放天性开始,无实物练习,感受力练习,动物模仿,小丑练习,观察人物练习,生活讲述小品练习,小说改编小品,国内剧本片段,外国剧本片段,大戏。所有这些不光需要演员自身的想象力、表现力、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反应能力、悟性,更需要声乐、台词、形体功底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几年的学习跟训练,你才能站在舞台上,你才敢面对观众,让观众相信你带给他的情境情景和情绪。

5.jpg

话剧没有NG,没有“不好意思导演,对不住了观众朋友们,我重来一遍。”讲究一气呵成,两个多小时的连蹦带跳,连哭带笑,连说带唱,还得保证“面不改色心不跳,唱歌不跑调”这本身在体力上就有很高要求。就算你念错了词,就算你道具上错了,就算你在台上把脚扭了,对不起,你不能停,必须接下去,出了舞台事故,你要随机应变想办法挽救回来,还尽量不能让观众看出来,这是一个话剧演员的最基本素质。

6.jpg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而戏剧才是演员的艺术。拍影视剧,演员不需要负责空间、整体节奏,只负责在一个个不同的场景里不同角度分开的镜头画面里达到导演的要求。达不到要求可以重来,在某些方面再达不到要求,还有替身,实在连替身都达不到的,还有后期特效。你面对的是镜头,如果你能做到在镜头画面里的瞬间流露出真情实感,你至少合格了。

7.jpg

话剧,舞台是单一的,场景的变换非常有限。演员负责表演的同时,还要负责空间。你的一举一动和舞台空间有一种相互拉伸的关系,你的调度直接影响舞台呈现。你的声音直接传到观众耳朵里,你的反应无法通过剪辑加工后期制作,观众接受的是生理对生理的直接刺激,而不是屏幕上物理对生理的刺激。影视表演主要是“神态”,而话剧表演主要是“形态”,人的动作是有神性的。

8.jpg

孟京辉导演讲到过:“在舞台上,表情上的表演是最低级的,声音,形体是高级的,在舞台上,你的脚就是你的眼睛……”而这些没有系统的训练是达不到的。那么话剧演员演影视剧会怎么样呢?有人说:“会很浮夸,不够生活,会起范,不够松弛”。事实上,舞台表演很多时候确实需要夸张的表现,但是这并不代表话剧演员就生活不起来,起范之类的只是习惯。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话剧演员的能量和张力有80度的话,可能这个镜头导演只需要30度,你上来演了个70度的,导演会说:“太夸张了,收一点,生活一点。”收相对容易,而放不容易。就像你有一桶水,平时习惯了往外泼,现在让你倒一杯出来,不习惯,你可能需要时间适应掌握这个度量,但如果你只有一杯水呢?导演这个镜头要80度,你只能做到30度,这个放可就太难了,因为你没有。

0.jpg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