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快讯

湖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2-07-16 10:56:00 来源:财政部网站 点击: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是文化建设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奋力建设文化强省,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湖北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厚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对于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广泛普及,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文化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活跃,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湖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面向未来,湖北文化改革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区域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任务更加紧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加深,推动文化跨越式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现代传播技术广泛运用,文化消费方式日益多样,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省文化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存在诸多不适应,保障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未完全到位。必须牢牢抓住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把湖北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转化为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创新创造激发湖北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湖北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与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文化强省,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方针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湖北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一流文化人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到2015年,湖北文化整体实力力争领先中部,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风推动学习、专题解决问题、成果检验效果,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先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评选表彰活动。健全省市县理论宣讲网络,构建理论宣讲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

构筑“精神高地”。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国防教育,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紧密联系党的历史,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联系湖北跨越式发展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规律和基本经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组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扶持一批研究基地和宣传阵地,推出一批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加强重点社科理论期刊建设,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名刊。加大对社科出版阵地的支持力度,扶持优秀社科学术著作的出版。

理论武装工程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活动。编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题问答”系列丛书。开展“送理论下基层”、社科普及周、“湖北省社科专家决策咨询团市县行活动”。开展湖北基层思想文化状况系列调查,打造“感知基层”等工作品牌。组织“神农杯”优秀宣讲报告、优秀宣传员评选活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健全各级干部理论学习述学、评学、考学、督学机制,编写出版《湖北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丛书》,组织评选表彰活动。

强化理论阵地: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实践基地。重点扶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北发展问题”等专题研究。打造“楚天舒”、“湖北发展高层论坛”等品牌。加强《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理论月刊》、《学习月刊》、《湖北社会科学报》、《学习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网、湖北理论信息网建设。办好《成果要报》、《领导参阅》、《理论动态参考》、《要文摘报》等。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