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快讯
【话剧《食为民安》剧评】《食为民安》话剧观后感
2016-09-21 15:26:00 来源: 点击:
作为一名话剧爱好者,没有什么能比欣赏一台专业的话剧表演来的更爽快。而同时作为食品药品的消费者,很欣慰剧组能够将《食品安全法》的条文以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形式表现出来,让百姓更接地气的了解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
整部话剧从一个刚开张的小餐馆出发,到生意红火,再到吊销许可证,剧情跌宕起伏。同时将科普知识以流行音乐的艺术形式唱出来,作为受众,完全忽略了这是新法宣传,却能将宣传内容铭记于心。
然而这部话剧有三个矛盾值得深思:
一、耿浩能否给没有营业执照的袁华“开后门”?耿浩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副所长并没有给儿时的好玩伴袁华半点便利,反而严格要求。耿浩时常给人敲警钟,要安而不忘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食品安全上保持高度警觉,才能把好餐桌上的防线。这不仅是一句台上话,更是食药监局希望通过舞台传递的一种决心。
二、袁华能否守住生意“蒸蒸日上”的小餐馆?日子越来越红火,钱越赚越多,难免会有点“小心思”。主人公竭力控制成本以求赚得更多,从而使用劣质材料、抱有侥幸心理总想着吃不死人就好。深刻描绘了某些食药经营者在生意路上的心理历程。在道德和金钱面前究竟有多少人屈服于后者?
三、要脸?还是要钱?剧中人物说道:“要赚钱,就别想着要脸。要脸就别想赚钱!”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脑中,这是句实话吗?是的,但我相信通过出卖良心赚取钱财的方法还有更多,那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继续出卖良心?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守住那个良心,有所不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我觉得这正是这部剧的精髓所在。在这一刻这部话剧不仅仅是在宣传《食品安全法》,更是在向大家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一部好剧的魅力不在于台下的哄堂大笑,而在于能够让所有人安静下来,认真的从内心去思考,这才是舞台带给人们最大的魅力。
周子健
201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