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快讯

点燃信仰火炬 传承红色基因 | 话剧《信仰》在珞珈山剧院上演

2021-05-22 00:00:00 来源: 点击:

    5月14日晚,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联合出品,空军武汉指挥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演艺集团联合承制,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信仰》复排后的首场演出在珞珈山剧院上演,在由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省演艺集团联合举办的“重温红色经典 牢记初心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色党建文化教育活动”中亮相,现场观众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这个讲述信仰的故事,打开了现场观众的情感阀门,使大家深深为之所感动。

长江之畔,身经百战、多处负伤的老红军张绪将军和一群离休老战士组织"老战士报告团",二十多年坚持深入部队、机关、厂矿、校园、社区,宣传革命理想与信仰,宣传党的传统与党的创新理论,满怀挚情、战斗不止,用一生书写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本剧以张绪和他的战友们的事迹为原型,采用现实与历史交织、现实主义典型化与现代戏剧表现相结合的方法,艺术再现了张绪等离休老红军的生命故事,追寻英雄的足迹,探寻英雄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位用生命坚守信仰阵地,以言行高扬旗帜的共产党人的故事。

老将军张绪,是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戎马半生,枪林弹雨,轰轰烈烈。到离休那一刻,他又用晚霞点亮了另一个阵地——“三尺讲台”。“活着,就要为党为人民拿出一辈子,要把先烈们的荣光和传统带进今天”,为了这句誓言,他守住小小讲台,从60多岁讲到80多岁,讲了20年,讲了2000多场,进部队、机关、厂矿、校园、社区,宣传革命理想与信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张绪的精神动力何在?来自剧中指导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台词“打起精神来!”每次听到这句话,都让人深受震动,精神也为之一振。来自入伍时“指导员”的教导:“当兵,就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这,拿出你的一辈子!”

一辈子,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

 

战争年代,面对战友和老乡的牺牲,面对炮火纷飞的战场和严酷的生存环境,需要“打起精神来”;和平年代,面对社会上有些人的不理解,面对家庭成员的不理解,面对大学生“入党为了什么”的困惑,更需要“打起精神来”。

 

“指导员”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而他“打起精神来”、”为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拿出一辈子”的教诲永远刻在了“张绪”的心底。“信仰”二字比山重、比天大,“共产党员没有二线”,支撑起他晚年的灿烂。

 

“打起精神来”,靠的是什么?是信仰!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向老一辈革命者,向坚守信仰的人们致敬!

 

在表现形式上,《信仰》采用两层楼的结构,通过三间门的开或闭,运用光影巧妙的变化,在一个精致的艺术表达空间中,开拓出多维时空。该剧“用大量的闪回追忆了张绪的历史生活,借以寻找张绪的意志和信仰形成的过程”,构成历史与现实、现世与精神的双重对话关系。这种采用时空交错来讲故事的模式,让革命前辈和后生有了交流的可能。


该剧先后三次进京演出,四省巡演150多场,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巡演所到之处,观众皆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今年4月以来,话剧《信仰》启动复排,男主角张绪依然由原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国强担任,他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楚天文华奖表演奖等诸多奖项。

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们一次又一次被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被共产党人不变初心的坚定革命信仰深深感染。

 

谢幕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好声,观众的热情让现场气氛持续高涨。

 


  • 【关闭页面】